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医药常识 > 中医基础 > 上火
编号:13161795
炎夏,过不上火的生活(1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3年6月1日 《健身科学》 2013年第6期
     酷热的炎夏,很多人容易上火。牙疼是上火,便秘是上火,脸上起痘是上火,口腔溃疡、咽喉肿痛是上火,连遇上烦心事,也还是上火——着急上火。

    “火”无处不在,有“有名之火”,也有“无名之火”。生活和工作的压力、不健康的饮食习惯,甚至是四季转换、天气变化,都可能让人“上火”。“上火”不分男女老少,不管你是刚刚牙牙学语的幼童,还是已近桑榆暮景的老人,都有可能“上火”,我们的一生都可谓在“上火”和“去火”中度过。

    *何为上火

    首先要明白,“火”并不等于“上火”。大家都知道,中医讲究的是阴阳调节,正常之火就是阴阳中的“阳”,气血中的“气”,是人之生命必不可缺的。中医里对火更正规的叫法是“元阳”或“阳气”。阳气之于人身,有如太阳之于天空,天空有太阳才有光明,而人身若失去阳气,寿命则不能长久。一个濒临死亡的人,我们可以说他的阳气快要耗光了,或者说他的“火”快熄了。

    由此看来,“火”本是好东西。元朝名医朱丹溪是最早研究“火理论”,并且研究得最透彻的一个人。他认为人体“阳常有余,阴常不足”,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,即便是正常状态下,人身的“阳”也是多于“阴”的,总是处于微微上火的状态,因为人体在时刻消耗着“火”,需要“火”的充足供应。换而言之,轻微“上火”是人的正常状态。

    但问题在于,“上火”的程度是很难把控的 ......
1 2下一页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5136 字符